诚信的故事

时间:2025-04-02 16:04:24
关于诚信的故事集合15篇

关于诚信的故事集合15篇

关于诚信的故事1

【季布的故事】

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,一向说话算数,信誉非常高,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。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(这就是成语“一诺千斤”的由来)后来,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,被悬赏捉拿。

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,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,缍使他免遭祸殃。

一个人诚实有信,自然得道多助,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。反过来,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,而失信于朋友,表面上是得到了“实惠”。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。所以,失信于朋友,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,得不偿失的。

【诚信名人名言】

当信用消失的时候,肉体就没有生命。 —— 大仲马

人类最不道德订户,是不诚实与懦弱。 —— 高尔基

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。 ——海涅

你必须以诚待人,别人才会以诚相报。 —— 李嘉诚

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。 —— 莎士比亚

诚实和勤勉,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。 —— 富兰克林

失掉信用的人,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。 —— 哈伯特

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,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。 —— 康德

对人以诚信,人不欺我;对事以诚信,事无不成。 —— 冯玉祥

唯天下至诚,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,立天下之大本。——《中庸》

忠诚,即使是深深的忠诚,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。 —— 萨特

靠着忠诚,你能与伟大的心灵为伴,有如一个精神上的家庭。 —— 莫洛亚

存心光明正大,言论光明正大,行事光明正大,斯之谓君子。 —— 陶觉

信用就像一面镜子,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。 ——(瑞士)阿米尔

言无常信,行无常贞,惟利所在,无所不倾,若是则可谓小人矣。—— 荀子

关于诚信的故事2

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,但是很孝顺。有一次,他的妈妈得了一种“晕病”,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。这种花卖得很贵,并且难得一开,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,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,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。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,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。从此,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。

关于诚信的故事3

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,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,一边走,一边哭。妈妈对他说:“你回去,等我回来以后,杀猪给你吃。”妻子从市场回来了,曾子要捉猪来杀,他的妻子拦住他说:“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。”曾子说:“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。小孩本来不懂事,要照父母的样子学,听父母的教导。现在你骗他,就是教孩子骗人。做妈妈的骗孩子,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,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。”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。

关于诚信的故事4

古人云: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这一古训流传至今。自己许下诺言,就要忠实地履行乘诺。

诚实守信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,它早已融为我们的血液中。一句名言说得好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。是的,如果一个想活出生命的精彩,就不可能不守信用,不守诚信。

西汉初年有个叫季布的人,为人正直,特别讲信用,凡答应了事,无论多么困难,他都想方设法的去完成。当时流行一句谚语:得黄金百斤,不如的季布一诺。可见,诚多么宝贵。一句话赢得啦富裕,赢得啦赞赏。

当然,讲诚信不是一时诚信,要保守诚信,坚持一生。从我们所学的课文《信客》就可以来说明。信客就是以诚信为生。诚就是内诚于己,诚实无欺。信就是外信于人,有信用,讲信誉,守信义。文中的老信客以前虽辉煌过,但是,就是一时的不守信,毁啦他一生的名义。但年轻信客不一样,不管生活有多么艰辛,仍然以信为主,最终赢得啦社会的赞誉。但有些人却恰恰相反。《桃花源记》中的渔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的不守信。本来一件很美好的事,桃园里的人对他友好,热情招待他,临走前告诉他:这的事情不可告诉他人,可他呢?处处志之复寻桃园,本来万无一失,但美丽的桃花源却烟消云散。我想,他一定被高官处罚以欺君之罪,他做人不守信,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事。

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生活经验告诉我们: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骗一时,但不能欺人一世,一旦识破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,其结果即伤害别人,也伤害自己,为人诚实,言而有信,能得到别人的信任,也是道德的升华。

关于诚信的故事5

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变法家。为了树立威信,商鞅在变法前下令在秦国都城南门外立一根3丈长的木头,并当众许下诺言:谁把木头搬到北门,赏10金。人们不相信,无人搬动木头。商鞅把赏金涨到50金,一男子把木头扛到了北门,商鞅立即赏他50金。商鞅这一举动,使人们感到他是个说话算数的人。于是商鞅的新法也获得了人们的信任,很快就在秦国推广了。

关于诚信的故事6   查道吃枣留钱

宋朝人查道,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。到了中午,两个人都饿了,可路上没有饭铺,怎么办呢?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。查道说:“那怎么能呢?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,便是人家的东西了。我们要讲信用,怎么能偷吃呢?”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。

走着走着,路旁出现一个枣园。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,十分招人喜爱。查道和仆人本来已经饿得发慌,更觉得饥饿难耐,便停了下来。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。

两人吃完枣,查道拿出一串钱,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。仆人奇怪地问: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查道说:“吃了人家的枣子,应该给钱。”仆人说:“枣园的主人不在,别人也没看见,何必这样认真呢?”查道严肃地说:“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,虽然枣主人不在,也没有别人看见,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,就应该给钱。”

关于诚信的故事7

从前有一个小伙子,名叫尾生,一天这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喜欢尚了她,于是和这位姑娘约定第二天在长桥相会。第二天尾生如约到了长桥,但姑娘没来,于是尾生便在长桥尚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现,一个时辰过去了,两个时辰过去了,很多个时辰过去了,姑娘都还没来,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,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过了桥墩,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体,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,不能失信于人,终于没有跑走,最后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。 这是我们中国很古老的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,叫做“桥下之盟”。

关于诚信的故事8

郭汲,东汉人,官至大司空、太中大夫,为官清廉信义为先,一心为百姓谋福祉。他做并州太守时,勤政爱民,常常微服私访,解决民生疾苦,整顿吏治,查清许多冤假错案,有功于民,因此百姓一直感念他的恩义,敬仰他的为人。郭汲每经过一县一乡,老老少少都夹道欢迎。

……此处隐藏1443个字……绅士无奈地回家了。

第二天,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,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。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,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,穿的更破烂。“先生,对不起了,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”“你的哥哥呢?”绅士道。“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,在家躺着呢”,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。“走!我们去看你的哥哥!”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,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。一见绅士,男孩连忙说:“对不起,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,失信了!”绅士却被男孩的'诚信深深打动了。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,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。

故事其二;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,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。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,正值冬天的深夜。严寒、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,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,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。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,他醒来了,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,生命得以延续。四周再看,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,早已经全部冻死了。

关于诚信的故事13

诚信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。人,以诚为本,以信为天。社会需要诚信,我们少年儿童更需要讲诚信。早在古代,孔子就说过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”。 现在就来听听我的诚信故事吧!

我的外公经营着一间食品杂货店,因为外公平时热情待客,诚实守信,所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。这不,还获得了“诚信商店”的荣誉称号呢!这个喜讯可让外公乐了好几天!那块“诚信商店”的牌匾悬挂在小店的墙上,在阳光下金光闪闪,外公一看到“诚信商店”这几个字,就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!

从小店开张到现在,风平浪静。可是,最近在外公家旁边又开了一家食品杂货店,原来红红火火的生意,一下子清淡了许多。那天,外公在整理物品时,发现一箱只差一天就过期的牛奶,他皱了皱眉头,嘴里念叨着:“唉,辛辛苦苦又要白忙了一天。”说完叹着气走开了。

正在这时,一位邻居老奶奶走了进来,要买一箱牛奶。我的眼睛一亮,心想:“外公那么疼我,我就……”可转念一想:“不,我是少先队员,不应该做这种事。”可是一想到外公紧皱的眉头,我什么也不顾了。我把那一箱牛奶小心翼翼地递给老奶奶。看着老奶奶远去的背影,我心里的大石头落着了地,心里掠过一丝得意。

不一会儿,外公回来了,我笑呵呵地跑上去说:“外公,那箱快过期的牛奶我已经帮你脱手了。”

“啥?你说啥?”外公瞪大眼睛看着我。我得意地把刚才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外公,本以为外公会表扬我,可意想不到,他脸一沉,声音提高了八度,冲我大吼:“你,你不是在帮倒忙嘛!你这样做,怎么对得起‘诚信商店’这个称号呢?”我吓呆了,从小到大,外公都很疼我,从没这么大声吼我。

我“哇”的一声哭了。外公沉默了一会,摸着我的头,语重心长地说:“我从小就教你要诚实守信,我浪费了一箱牛奶,虽然心里不好受,但也不能再用这过期的牛奶去伤害别人呀!你一向都很懂事,快,拿箱新鲜的牛奶去把那箱过期的牛奶换回来。”我撅着嘴,心里委屈得很:“我不也是为你好吗?”外公又说:“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气,但你想想,诚信无价呀,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,咱不能因小失大呀!我们待会儿一起去把那箱过期的牛奶换回来,好不好?”

听着外公的话,我抬头看了看悬挂在墙上的“诚信商店”牌匾,此时,牌匾好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,变得暗淡无光了。我接过外公手里的新鲜的牛奶,和外公向邻居老奶奶家走去……

回到店里,外公眯成一条线的小眼睛笑盈盈地看着我。抬头看,墙上那“诚信商店”的牌匾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样的耀眼夺目!诚信,是我心中一首永恒的歌!

关于诚信的故事14

《史记》三十二卷《齐太公世家》记载:

(齐襄公)十二年。初,襄公使连称、管至父戍葵丘,瓜时而往,及瓜而代。往戍一岁,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。或为请代,公弗许。故二人怒,因公孙无知谋作乱。......或见人足于户间,发视,乃襄公,遂弑之,而无知自立为齐君。

这段历史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周庄王九年,齐国联合宋、鲁、陈、蔡四个诸侯国攻打卫国,卫国被攻陷后,齐国诸侯齐襄公担心周王会派兵来讨伐,就派大夫连称为将军、管至父为副将,统领兵马在葵邱那个偏远的地方戍守。二位将军临行前请示齐襄公道:“戍守边疆虽然劳苦,但是作为你的臣子不敢推辞,只是我们去驻守得有个期限,主公以什么为期限呢?”当时,齐襄公正在吃瓜,就顺口应付说:“现在正是瓜熟时节,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时候,朕会派遣别人替代你们的。”

二位将军于是带兵前往葵邱驻扎。不知不觉间一年光景过去了。由于军务繁忙,二位将军把临行前和齐襄公的约定也渐渐地忘记了。忽然有一天,手下的兵卒向二位将军进献刚成熟的瓜让他们尝尝新鲜。这时二位将军才想起和主公之间的瓜熟之约,思乡之情油然而生。心里禁不住泛起了嘀咕:“此时正该换防,为什么主公还不派人来替代我们呢?”于是特地差遣心腹前往国都打探情况,得知主公与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整天在一起寻欢作乐,不理朝政。二位将军很气愤:“你在国都享尽人间富贵荣华,骄奢淫逸,让我们在边疆吃苦受累,用生命保护你的安全,却想不到派人来替代我们!”于是,就派人向齐襄公献上刚成熟的瓜,希望主公看到这成熟的瓜能想起他们临行前的约定,就此请求派人替代他们驻守边防。齐襄公看到瓜时大怒,说:“替代不替代是我的主意,也应该是我说了算,为何还要来请求啊!等到明年瓜再熟时方可派人去替代你们!”

二位将军听了回报,气得咬牙切齿,当即密谋起兵造反。随后便暗地里与公孙无知联合,杀死了齐襄公,拥立公孙无知为新的国君。

一代君主只是因为不讲诚信,违背诺言,惹得人怒,葬送了身家性命,可恨可悲可惨啊!

关于诚信的故事15

前两天,以《随口说来》为题写了个帖子,甚为自得。殊不知,那几分沾沾自喜很快便为某生随笔里的一句话给驱散了:老师,你说过要给我看你写雪天感受的文章,怎么还没给我看啊?

啊?是啊,我怎么把这个“诺”给忘了个一干二净了啊!虽然那只是几个星期前在这学生一篇文章后面的一句回话:雪天未必如你说的那样有趣吧?我以后给你看我写大雪天感受的文章吧。

也许当时只是心血来潮,信手写来,这随口而许的“诺”并没真停留在了我心上,只是随改好后发下去的随笔而抛之于脑后。殊不知学生那边却是眼巴巴地等着我给她看,我这不是失信于人又是什么!

言必信,行必果。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随口说来的。

从古以来,就流传着《曾子之妻》的故事。曾子是孔子的学生。有一天,曾妻要上街,孩子哭闹着也要去,曾妻对孩子说别闹,许诺等她回来时杀猪给他吃。看来,她是不打算实践诺言的。因为等她回家,看见曾子真的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,说自己只是跟孩子说说玩的。曾子说:作父母的如果失信于孩子,就等于教孩子也去欺骗。说完,就把那猪杀了。

想到这里,我就毅然地在那学生的随笔上写道:对不起,差点失约了,放假前一定把文章给你……

《关于诚信的故事集合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